錢與關係的內在整理術-直播

陳莉婷TINA

「不敢談錢,也不會說愛」──我們都卡在這裡太久了
你怎麼花錢,也反映你怎麼在關係中愛與退讓。
兩門課,陪你梳理金錢焦慮與關係壓力,學會好好照顧自己

課程時數

9小時

上課日期

《錢不是萬能》 7/15 (二)晚上1900-2100 & 7/22(二) 晚上1900-2130 ;《相愛但太累》 10/21(四)晚上 19:00-21:00 & 10/23(四)晚上 19:00-21:30

講義提供

費用說明

首開優惠價

上課地址

影音&直播課程 | 會員登入>我的課程>類別切換>選擇本課

NT$ 4,800

課程內容



《錢不是萬能,卻藏著你的人生腳本》

— 從金錢心理學認識自己,搞懂關係與花錢模式


你知道嗎?
有些人用「買東西」來證明自己值得被愛;
有些人一講到錢就皺眉,談戀愛也不敢說AA制;
有人每月記帳像在寫日記,有人只要一講到「家庭金錢觀」就想吵架。


我們從小在家庭裡學會「用錢的方式」,那其實也在告訴我們怎麼看自己、怎麼愛人。
這堂課,讓我們用心理學的角度,認真看看:
你對金錢的情緒,正在如何影響你的關係、選擇與未來。

課程大綱


Part 1|關於金錢心態:你的「花錢方式」其實是你的「生活劇本

01 錢很敏感,但更敏感的是我們內心的匱乏感
——總是怕不夠、花了會內疚,其實是害怕「自己不值得」

02 爸媽怎麼用錢,我們就怎麼談戀愛
——你是「存錢型伴侶」還是「花錢型情人」?來看你原生家庭的金錢觀

03 有錢才敢愛?當金錢成了自信的替代品
——為什麼我們總覺得「沒錢就沒資格談戀愛」?

04 你在買東西,還是在填補情緒?
——購物成癮、報復性消費,其實是內心在求救


Part 2|關於關係:談錢傷感情,還是你不敢說真話?

01 AA制不是問題,價值觀不合才是
——如何看待「誰付錢」反映的是我們對「關係公平」的想像

02 為什麼總是為了錢吵架?其實你們吵的不是金額,是被看見的渴望
——一人花錢大方,一人斤斤計較,背後藏著對控制、自由與尊重的不同定義

03 婚前不敢談財務,婚後只會更辛苦
——從戀愛到婚姻,建立共同財務觀比擬定禮金重要一百倍

04 你以為送禮是愛,其實對方要的是陪伴
——錢不是萬能,不代表你「用錢解決情緒」的方式就對了


Part 3|關於自我:金錢不是你的價值,你的選擇才是

01 你對錢的態度,決定你對人生的期待
——總是花錢犒賞自己?還是用存錢證明自己有價值?

02 不是你太花,而是你沒找到「值得為誰存下來的目標」
——讓金錢成為支持夢想的工具,而不是壓垮你的石頭

03 想改變金錢焦慮,先問問你對「豐盛」的定義是什麼
——心理學教你如何從匱乏轉向富足的心態練習

04 最終你會發現:真正的安全感,來自對自己的信任,不是銀行裡的數字
——當你擁有面對金錢的自信,人生就不再被「怕沒錢」綁架

師資說明



 

生命如同一段旅程,充滿著起伏和挑戰。但正是在那些裂縫中,

我們才能感受到光芒的照耀。無論您正處於生命中的哪個階段,我都願意陪伴您一同前行。

我不僅將傾聽您的喜怒哀樂,更願意與您一同探索生命的方向。



透過我的協助,讓我們共同尋找那些能夠轉化成成長和養分的寶貴經驗。

讓我們攜手展開這段意義非凡的旅程,讓您的心靈得到療癒,

讓生命的光芒繼續閃耀。期待能成為您的心靈旅伴,與您共同譜寫生命的奇妙旅程。
 

適合對象


🔺對金錢有焦慮、常擔心「錢不夠用」的人
🔺和伴侶/家人常因金錢觀不同發生爭執的人
🔺想更了解自己「花錢/用錢」模式與背後心理原因的人
🔺從小被灌輸「不能亂花錢」或「有錢才有價值」觀念,現在想要釐清與轉化的人
🔺想建立健康財務觀,卻常在存錢、消費、自我價值間掙扎的人
🔺有購物成癮、報復性消費、情緒性消費等困擾的人
🔺想將金錢議題帶入助人工作者視角的人

主/協辦單位


理善國際關懷協會、理周教育學苑